华盛顿邮报:美国应该欢迎中国电动车

我总感觉美国对中国电动车的风向在慢慢转变,我在头条的另 一篇文章 中说过:

特朗普三月份在摇摆州的汽车工人竞选会场发布“利好”消息:如果他当选,他会十分欢迎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来这些州投资建厂......比亚迪如果在墨西哥建厂进入美国那他不会同意,并要严惩125%的关税;如果比亚迪们愿意投资美国建厂,他会无比欢迎。

其实除了特朗普,三月份时美国极具分量的商业媒体《 The Information》就发文指出应该欢迎中国电动车品牌进入美国,因为这篇文章是付费的,我没有看到全文,根据微博用户@阑夕 看过文章后提到:

很多美国的锂电池开发商倒是在看到了宁德时代的领先之后,开始转变观念,认为向中国开放市场有助于加速美国电动汽车和电池行业的发展,甚至表示美国应该效仿中国近几十年来用市场换技术的汽车合资政策,让中国公司前来建厂,为美国人创造就业和税收,并教会美国公司如何玩转新能源。

好家伙,重走合资老路了属于是。

紧接着5月2日,《华盛顿邮报》刊发长文,标题为 “Chinese EVs are good for the world. Biden says they’re bad for America.” (中国电动汽车对世界有好处,拜登说他们对美国不利)。

华邮在这篇文章中难得的没有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进行负面评价 ,尽管开头仍然自负的认为:电动汽车革命长久以来被视为富裕国家的领域,尤其是石油资源丰富的挪威和美国的特斯拉等品牌,它们已成为身份的象征。

随后华邮话锋一转,提到中国电动车在全球市场高歌猛进,作为典型的白左媒体,他们认为中国电动车在“南方国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习惯性蔑称)的普及大大促进了全球绿色环保理念的进步, 毕竟发达国家都没普及电动车,然而被视为污染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却在走向电动化,当然是一件高兴的事。

“这有助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然而, “廉价的环保汽车给美国总统拜登带来了政策上的困境”,华邮写道。

华邮批评拜登政府针对电动车产业的新税收政策。根据该政策,只有在北美组装的电动汽车才能享受税收优惠,并且即便中国汽车在美组装也不行,完全排除中国企业,甚至针对中国的汽车供应链企业。

此外,拜登还担心中国电动汽车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风险,因为它们可以收集敏感数据并传输回中国, 这与中国放宽特斯拉的限制形成了鲜明对比。

华邮承认美国目前的电动车市场已经面临挑战:福特和通用正在缩减电动汽车的销售规模,而特斯拉则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不断降价,但北美地区的销量仍无起色。

虽然华邮没有明说,道理所有人都明白,因为美国电动车的价格实在贵的离谱,特斯拉基本成了最廉价的电动车品牌。不久前,一名美国女子在TikTok上展示售价9000美元的比亚迪海鸥电动车的视频轰动美国社交媒体。

许多在中国的美国网红现在最能拉流量的方式就是跑到中国电动车4S店拍摄漂亮、便宜、高科技的中国电动车,成了流量密码。

在通胀的背景下,美国人拿什么购买美国电动车?几千美金的二手皮卡不香吗?

所以华邮在文中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平均售价约为30000美元,是美国的一半不止。接受采访的麻省理工经济学家大卫·奥特尔表示:没有什么比20000美元的电动汽车更能快速实现美国的脱碳,但这也可能更快地扼杀美国汽车业。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靠着补贴的美国电动车没了中国车企竞争就会很好的发展下去吗? 以美国“蔚小理”之一的Rivian为例,它每卖出一辆车,就要亏损43000美元。 说白了,如果不是凭借美元的霸主地位,这些毫无竞争力的车企怎么可能不断获得海量融资?

华邮也很坦诚, “美国可能错过了通过保护本国产业的同时推动公司更具创新性的机会”。 用中国人最明白的一个词就是美国市场现在缺少“鲶鱼效应”。

如同我们当年扶持特斯拉,只是这个案例在目前的美国媒体属于禁忌话题,如果敞开讨论搞不好美国国本都得动摇—— 中美两国究竟谁更遵循亚当·斯密的意志?

用华邮自己的话就是“排除了具有性价比和前瞻性的产品(指中国电动车品牌),美国汽车行业可能会变得自满,这不仅伤害消费者,还可能导致美国汽车制造商在国外市场上落后于竞争对手”。

你瞧,他们不是不明白。华邮一群文科记者都明白的事,拥有最顶尖智慧的美国政企精英们能不懂?

当然懂,但现在不是懂的时候,毕竟要大选了,特朗普可以心无旁骛的乱讲,拜登可以吗?任何对选举不稳定的话题能不碰就不碰。

而华邮还是秉承环保优先的理论,最后总结到,美国需要在气候问题上与时间赛跑,应该支持下一代电动汽车技术的创新。美国面临着一个选择:是更快的实现普及电动车还是保护国内汽车工业?

“目前,拜登选择了后者”——华盛顿邮报。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