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中甲商务开发举步维艰,难以耗费上千万来引进VAR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因引进类似技术手段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且技术手段提供方(销售方)的资质,须由国际足联认可,所以中国足协从节约成本等因素考虑,暂时还没有在本赛季中甲联赛中引用相关技术的具体计划。
6月18日晚,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认定,中甲第14轮大连英博球员朱鹏宇在英博队主场对阵云南玉昆队比赛第49分钟远射,皮球在击中横梁后落地时,已整体越过球门线,因此当值裁判组认定进球无效的判罚属误判。此次误判的产生,也引发外界有关中甲联赛是否亦有必要引入视频助理裁判(VAR)或门线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协助场上裁判员执法的讨论。
事实上,本赛季国内职业联赛,特别是中甲、中乙、中冠等中低级联赛中的相当一部分场次中,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错漏判现象。具体到大连英博队“门线冤案”,相关俱乐部、媒体和球迷纷纷呼吁,中国足协应在中甲联赛中引入诸如VAR技术,或门线技术等科技手段,协助当值裁判员提升判罚的准确性。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类似动议在足协及职业联赛管理部门内部讨论过程中多次被提出过。目前中超联赛选用的VAR技术,由一家国外公司提供。 有知情人士透露,全中超VAR技术仅硬件设备的费用,就要达到人民币上千万元。再加上使用、维护设备需要耗费人力与财力,会给中国足协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受足球大环境影响,目前中甲联赛商务开发举步维艰,甚至本赛季都没有落实冠名赞助,因此中国足协、职业联赛部门短期内很难将进口VAR设备引进到中甲联赛中。
正因为此,足协此前曾与一家国内的“鹰眼”技术公司有过接洽,甚至一度考虑在中甲等比赛中试用该公司的技术。不过, 国际足联对会员协会引进VAR等裁判判罚技术,有严格的限制,所选用的裁判判罚科技手段提供方(销售合作方)必须经过FIFA认证,贸然使用,哪怕是试用未经国际足联官方认证的判罚技术手段,都可能受到国际足联的处罚。
目前,中甲联赛赛程近半,竞争渐趋白热化。中国足协及职业联赛管理部门实际上也关注到发生在联赛中的一系列判罚争议及错漏判问题。但就目前客观条件来说,足协还无法将VAR等现代科技手段引入到中甲联赛中。
相关阅读
最新赛程
- 11月10日 06:00 NBA 圣安东尼奥马刺 vs犹他爵士
- 11月10日 07:00 美职业 奥兰多城 vs夏洛特FC
- 11月10日 07:05 墨西联 瓜达拉哈拉 vs圣路易斯竞技
- 11月10日 08:00 阿甲 飓风队 vs阿根廷独立
- 11月10日 08:00 巴西甲 圣保罗 vs巴拉纳竞技
- 11月10日 08:30 NBA 克里夫兰骑士 vs布鲁克林篮网
- 11月10日 08:30 NBA 亚特兰大老鹰 vs芝加哥公牛
- 11月10日 09:10 美职业 国际迈阿密 vs亚特兰大联
- 11月10日 11:30 NBA 洛杉矶快船 vs多伦多猛龙
- 11月10日 13:00 日职联 东京绿茵 vs神户胜利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