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国少集体剪头发是我的决定我的儿子并不喜欢足球

10月17日讯近日,《足球》报对过好主教练杨晨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杨晨也谈到了关于球队的诸多事情

队员的选拔过程是怎样的呢?

中国足协的青少部在去年4月份组建了一个以05-06年龄段混编的精英训练营,其中80%是06年龄段的,20%是05年龄段的。在青少部组织这次训练营的同时,富力足校也组织了一项赛事,参赛方除了富力以外,还有恒大足校、鲁能足校、绿城足校和星辉足校。这是国内的几大名校,比较出青训人才,所以我亲自去考察了这项比赛,挑选球员,我的助理教练们去看了足协组织的青少部比赛,最终我们组建了两支队伍,选拔工作是整个教练组共同完成的。

只打了两个国内的赛事,而且是在集训初期,也就是选人阶段,后来就没有正规的赛事,都是内部教学赛了是吗?这对于检验队伍的集训成果和加强实战经验是不是远远不够?

这两年因为疫情,整个中国足坛的各种备战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对此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基于这一点考虑,我从组队之初,就直接组建了A、B两支队伍,然后这两支队伍长期在一起集训,在金山杯的时候是分别参赛,然后在香河集训期间,我们也组织了多次的内部教学赛,从起源地杯开始,A、B队就合二为一了。我们参加的两个杯赛很有质量,主要都是跟一些比我们年龄段大的队伍打,这样特别有锻炼价值。所以这次能够获得正赛资格,真的很感谢这两地的赛事主办方。

也就是说,你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只能用教学赛备战亚少赛预选赛是吗?

差不多吧,这其间我们也跟国内一些队伍打过教学赛,有些是不可抗力,我们必须要克服。因为正式热身赛不够,所以我们就得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为细致。去澳大利亚之前,我们用10期集训把我们目前能准备的都准备了,对此我真心感谢我所有的教练团队成员和一切帮助过我们的人。

10期集训,为何这么多次?

因为我不想把每次集训的时间搞得太长,比如说一封闭起来就是三两个月那样,那样固然可以练习的内容更多,但是对于球员来说可能会太压抑了,他们都是青春年少,长期集训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育和成长,倒有可能影响他们的新鲜感和积极性,所以我宁可次数多一点,每次周期短一些,中间怎么样都要给他们一些自我调整的时间。

另外,还有一些队员有青超、省运会和全运会等比赛任务要完成,我们也必须给予放行支持。我所有的集训,最长的也没有突破单次一个月,因为我是职业球员过来的,我很理解职业球员在长期封闭集训中是什么心态和状态。除此之外,他们这个年龄段,好多人也得参加中考。

当时出于什么考虑一定要组建A、B两队呢?是足协要求的吗?

不是,这个是我跟教练组商量以后共同的决定。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这个年龄段的球员,其实个人能力都还没有完全定型,容易起伏,波动很大,这跟球员的身体状态、心理发育有关系,有的球员过了一个年身高就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在一个需要历经一年多比赛的周期内,我们很难做到在最初就把名单和人员圈定在一个特别小的范围内。

第二,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不能够经常约到好的热身对手,飞赴国外打一些热身赛也不太现实,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要进行队内分组对抗,那必然要有足够人数、足够实力的人员来执行,同时,也便于我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考察有可能进入最终大名单的球员,我不想遗漏任何一个球员。

在你挑选的这些球员当中,有哪些是你认为最出色的,最有希望在国内一线队立足的呢?

很抱歉,我从来不单独点评任何队员,他们在我眼里都是团队的一分子,我不会刻意去说某个队员好,因为场上瞬息万变,他们也的确没有体现出一骑绝尘的那种实力差异。而这个年龄段的球员,很难说他们将来怎么样,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带A、B两支队伍,工作量一定很大,你的教练组是怎样构成的呢?

我的助理教练以马荃、胡兆军、杨君、吴明坤为主,还有战术分析师和心理咨询师。确实,两支队伍带起来工作量是有点儿大,不过最终效果还是好的。马荃负责后防线,胡兆军负责中场和前锋线,杨君负责守门员训练,负责敏捷度和力量训练的是吴明坤吴指导,他本身在足协的青少部工作。我们有专门做战术分析的技术人员,每天会把录像和GPS数据都给我,便于我随时更科学和准确地跟教练组一起调整训练计划。经常调整训练计划,这是成年队和青年队的训练最大的不同吗?

是的。因为成年队不需要经常改训练量,而青少年则不同,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如果因为过度的训练导致身体疲惫从而受伤的话,对球员的成长发育肯定是不利的。

同时带两支青年队备战,有哪些困难是需要教练组必须克服的呢?

助理教练们是最苦的,他们经常连澡都没时间洗,上午训练结束后,只能给他们一个吃午饭的时间,然后马上就要带队进行下午组的训练。练习力量的时候也要分开。这样我们一组人却要带两支队,而且还都要保证质量,非常难。通常青年队,主教练在或者不在的时候,训练态度和质量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我发现我们队是没有的,通过每天拍摄的训练录像,我能够感受到助理教练们在执行力方面给球员做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

你的教练组中,胡兆军和杨君我都曾经采访过,他们两人都是脾气特别好的人,这点跟你很像,所以你们能够组建成一个比较好的团队,是吗?

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团队,这个不假,但你确定他们两个是脾气看起来那么好的吗?可能那是他们的A面。实际上,在带队的过程中,我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提出自己的观点,就算我是主教练,如果有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想法,就算是与我的不一样或者相悖,也要勇敢地说出来。他们很好地执行了这一点,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会有争执,他们该坚持的也绝不退让,这是他们的B面。正因为我有一个全心全意和我一起拼搏的团队,我们才能走进亚少赛的正赛。

你觉得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主教练?你看起来像是儒帅,队员可能不会怕你。

我不需要他们怕我,我希望他们尊重且信任我。可能你对我的性格有一点误解,平常中的我和工作状态中的我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我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教练,有人说我在球场上也是那种什么马景涛咆哮帝风格。如果不是疫情的原因,我也愿意邀请媒体来观看我们的训练,可能会让你对我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至于我是哪种类型的主教练,这个我自己说不合适啊,你要去问我的团队其他成员。

为何要邀请一位心理咨询老师同行?请问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随队带着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其实这在欧洲足坛是很常见的事情。职业球员本身的伤病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身体上可见的伤,另外一种就是内心的创痛或者压力。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所以国外很注重心理疏导和压力排解,但是,国内目前还不是很重视这一块,倒是奥运项目比较重视这一点,他们会经常在大赛期间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所以我也是尝试着申请,没想到很快就被批复了,这点很感谢足协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全面了解球员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有助于我更好地去使用他们和激励他们。

在你看来,一个好的教练团队应该是一个怎样的构成?

大家应该是互补型的,而不是同一类型的。你仔细看世界上的大牌教练,能够取得好成绩的,成功的,一定是教练团队组建得好,不光是能力问题,风格和类型选对了也很重要。如果主教练是管理型的,就需要找训练型和纯业务型的助理教练;如果主教练本身是业务型的,那么就需要有更加懂得管理和善于沟通的来辅佐。

如果所有人都只是主教练的传声筒,或者凡事都要提出不同意见的,都不行。所以教练团队还是很关键的。在此我还要特别鸣谢我的第一助手马荃马指导,他是一个倾尽所有来提升这支队伍的好教练。

这批国少队员跟你孩子的年龄相仿吧?是否做父亲的经验有助于你带好队伍,更加了解这批球员的心理状态?

说到这点,我真的心中有愧。我儿子是2007年出生的,的确是这个年龄段的,但是因为从小到大我对他的陪伴很少,在该给他做足球启蒙的时候我一直在江苏工作,所以他从小就不喜欢足球,有关他的教育都是孩子妈妈在做,要说我对他有多了解,我觉得还真的不够。我对我的妻子和孩子真是满怀歉意。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了解我的队员,因为这批是国家的栋梁,我对他们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别看他们年龄小,但我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按照一定的规矩来做事的关系。可能我为人比较传统,我跟队员之间会保持必要的距离,该跟谁去说的事情队内都有明确规定,如果队员们有什么想法,要队长来跟我说,而不是谁都能随便跟我提要求。如果队员们有什么违反纪律或者队规的行为,我也会让队长组织大家一起商量探讨,根据规定做出一个处理结果,然后汇报给我,我来做决定。男孩子在这个年龄要走向成熟了,得扛起国家的荣誉了,很多事都要自己来思考该不该做,该怎么做,错了怎么办。

这个年龄段球员的身体发育和技术动作都定型了吗?或者说基本定型了吗?

还没有,这个年龄段的球员还有很大的变化空间以及多种可能性,都是16岁和17岁上下的孩子,他们的身体发育以及思想成熟度也都有比较大的差异。为了科学训练,我们会经常测量身高、体重各种数据,为的就是把训练量严格把控,既让球员练好了练足了,又不能练过了。

比如说,如果我们在连续测量中发现一名球员在长高,那我们可能就会考虑在力量训练上给他降低一些强度,多一些技巧,因为在长高,说明他身体发育需要足够的能量,如果在训练中过度消耗了会影响他成长,还会埋下伤病的隐患,所以带青年队的压力和责任都是挺大的。他们还谈不上定型,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这些球员可能每年一个变化,所以现在是他们努力提升自己的好时机经过这一年多的带队训练后,你做了数据对比吗?有哪些变化比较明显?

变化确实比较大,我也很欣慰。最基本的心肺功能、血氧含量、无氧能力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很多时候,足球运动之所以难,就在有氧无氧之间的切换状态下,还能保证决策的迅速、准确和技术动作的协调、合理。其实我们在对阵澳大利亚比赛的过程中,我们丢的两个点球,就是球员们在攻防转换的切换过程中,对于个人的战术意识和技术动作衔接把握得还不够到位,所以才给了对手可乘之机。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细节之一,所以在我们日常的训练中,我总是强调细节,必须把更多的细节做好做扎实。

经过这次亚少赛预选赛的洗礼后,你认为我们的国少队还应该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才能保证我们在进军世少赛的路上更具有竞争力?

我们需要提升的方面有很多,最重要的还是增加团队作战能力,包括团队信心和团队的协同作战能力。这次的三场比赛,队伍的表现就可以充分让我们看清楚一点,那就是足球这项运动,身体的先天差异是一方面,另外就是在高压状态下,每个位置上的协同作战能力、抗压能力能否保持最大限度的一致,从而做出统一协调的应变反应。这种抗压能力有心理抗压能力,也有技战术理解能力和基本功等,有一些看起来是个体的细微差距,如果扩大到整个队伍身上,就是比较大的差距。

说到基本功我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最近有关孙兴慜父亲的训练方法,是否值得所有亚洲球员借鉴,以及是否对所有人都有效的一个争论。你觉得我们的国少队员是否需要增加基本功的训练时间和强度呢?

孙兴慜是从汉堡出道成名的,他在16岁以前是韩国体制训练出来的,然后被韩国足协的海外留洋计划送到了德国汉堡青训营,所以他训练的过程和第一场比赛我都看了。训练模式,有些是要因人而异的,但这个对于孙兴慜父亲训练模式的争论,我觉得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理解,那就是,不是说孙兴慜是靠这种方式练出来的,或者说是促成他成功的唯一因素,而是这种训练理念和方式,至少在他的成功路上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记得孙兴慜的第一场比赛,虽然是替补登场,但是他的整个实力显得比同龄的德国球员高出一大截,其中有一点就是在强对抗状态下,他的技术动作保持了很好的稳定性,这很难说不是基本功的功劳。当然,只有基本功,没有大局观,没有团队意识和速度这些也是不够的。

足球训练,这些年我觉得被科学训练给带得有些偏了,什么叫科学?什么叫不科学?这种科学的定义是对所有球员都一样的吗?在没有进行细分和量化探讨的情况下,就说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不科学的,我觉得不客观,也不准确。孙兴慜到了汉堡后,他爸爸跟他去的,每天他正常训练结束后,他爸还会给他加练两个小时的基本功,因为有些基本的射门动作和脚感,就是靠时间磨出来的,想要有质的变化,如果没有量的累加是不容易做到的。

我们这些年学了很多国家的足球理念,那么你的战术理念是怎样的?你认为什么样的战术理念是最适合中国球员的?

在一场比赛过程中,球员往往要经过上百次的“观察-交流-决策-执行决定”这样的流程,哪个队伍能一直在高强度状态下,保持这个流程的连贯性和正确率,那么最终取胜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足球有时不一定是战术上看起来的绝对完美,学谁之前首先得充分了解自己,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能把什么发挥得最好,什么是适合自己的,这很重要。没有绝对完美的战术,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全队掌握的,在高强度对抗下也能保持稳定发挥的,在实战中有效的,就是最好的。至于我的战术理念,更多还是根据目前国少队员的能力以及对手实力来制定战术。

国少队在出国之前曾经集体理发,都剪了标准的军人板寸,这个行为还曾引发了一段时间的热议。请问这是谁的决定?你怎么看外界的评论?

集体理发是我的决定。我知道有批评的声音,他们觉得这是扼杀球员的个性。实际上,所谓的个性,不一定非要通过个人的造型来体现,真正的个性,我更鼓励在球场上体现出超强的战斗力和执行力,有解决战斗的非一般能力。

在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你曾经对球员们说,希望他们挺起胸膛,昂起头来。你为何会有此一说?

那场比赛我们输了,也看到了差距,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球员表现得就特别差,在我看来,球员们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执行了我的战术要求,比赛的投入程度也足够,拼搏精神也没有任何问题,我们输掉了结果,但是没有输掉尊严和信心,所以没有必要完全自我否定。我基本上是不会私下或者公开表扬队员的,但是我让他们抬头挺胸,就意味着我认可他们的表现,比分不是我对他们评价的唯一参照。

对于备战明年的亚少赛正赛,现在你有什么计划吗?

首先,球员们在结束隔离期后,要回到各自的俱乐部,他们还有青超比赛任务,然后,我会跟教练组成员分别去考察队员,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我们会再次集中。我也会跟足协的领导把工作总结一下,然后看看有关主管领导的意见和对未来的安排。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