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U21联赛最佳教练于涛:有些申花小将具备中超水平

记者王伟报道 2022年12月24日,中国足协U21联赛第二阶段在福建漳州欢乐岛足球基地落幕,最终,北京国安获得冠军,上海申花、广州队分获二、三名。在个人荣誉评选中,上海申花U21主教练于涛获得最佳教练称号。

刚满41岁的于涛曾是上海申花队队长,职业生涯经历了申花、申鑫、北控三支球队,并多次入选国家队,曾是国青队超白金一代队员,三年前正式退役,随后逐步转向教练工作。

在U21联赛第二阶段八支球队的教练中,于涛是年龄最小的。接受本报专访时,他将自己比喻成“菜鸟”,“初当教练,要让自己心态归零,首先要有一颗谦虚的心,一定要学习,因为学无止境。”于涛说:“教练应该成为队员们的榜样,为球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感恩、奉献、真诚的品质。”

◆《足球》:U21联赛刚结束不久,上海申花的年轻球员一展身手得到了不错的锻炼,您对这支球队有哪些总结?

于涛:首先,球队很好地完成了俱乐部的任务,第二阶段我们4胜2平1负,进11球失2球,最后拿到了U21联赛亚军。从球队的角度,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都表现得不错。第一阶段比赛中,球队不是很整齐,5名队员上调U20国青队,且随队到克罗地亚比赛。还有四五名队员因伤缺席。第一阶段只带了十六七个队员进入赛区,个别场次甚至只有十二三人。

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依然能出线,我觉得球队在精神层面做得还是不错,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队员没有放弃,依然能坚持到最后一刻。这是我对这支球队这次表现最满意的地方。从个人角度来说,实际上我转型当教练的时间并不是很长,2019年才正式退役,到今年有三年的时间。通过这次U21联赛,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在排兵布阵、临场指挥以及对队员的激励方面学到了很多。我想,通过这个赛事,我和球队都收获了很多。

对很多U21球员而言,这个年龄段是一个关键期,如果不能升入一线队,可能会面临其他的选择。您觉得这个专门设立的U21联赛平台,对这个年龄段的队员有哪些帮助?

这个年龄段的队员确实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如果有幸进入一队,那么将来的平台会更广阔,如果没有进入一线队,将来的职业生涯可能会有些尴尬。我个人认为,U21联赛为这些队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

今年上海申花参加U21联赛有哪些收获?

我觉得最主要的有三点收获。第一点是开阔了球员们的眼界,今年U21联赛办得特别好,我个人认为这是高规格的联赛。这次联赛不同于以往的青年联赛,在场地、食宿等后勤保障方面都做得很好,赛区设立了缓冲区,没有任何一例新冠病例。我觉得已接近于准职业联赛。

第二,这是一次高质量的联赛,我们可以从两组数据来看,首先在净打时间方面,比如申花与海港队比赛的是62分47秒,北京国安和广州队比赛在65分钟左右,数据都是非常高的。从体能数据上来看,像北京国安、上海申花有几场球的跑动数据已接近中超水平。

第三是高水平的比赛,比赛期间,有一些U21队员直接上调中超一线队,且有很好的表现。我想,U21有些队员已具备了中超一线队的水平。所以我说,这次U21联赛是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联赛。

作为一支年轻的队伍,申花队在本届赛事中展现了什么样的特点和亮点?最后一轮比赛结束后,您在更衣室和队员们有怎样的互动和鼓励?

有一个词能很好的诠释球员在这次比赛中的表现,就是申花精神。我们也看到了,2022年对我们申花整个俱乐部来说都是很困难的一年,包括一线队也是在并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提前保级。大家也看到了申花应该是准全华班的阵容,我在U21不止一次强调,要向一线队的老大哥学习,学习他们的拼搏精神,在困难的情况下永不放弃的精神。我想,我们U21队伍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历程,很好地诠释了今年的申花精神。

俱乐部从上到下,从一线队到整个青训,相互帮助、相互取暖,包括我们队伍有很多低龄队员,我非常感谢申花青训梯队对U21的支持。比如我们门将刘浩然是2005年出生的,他被评为本次U21联赛的最佳门将。

打完最后一轮,我们拿到了亚军,我在更衣室向队员们表达了三方面内容。第一是感谢,感谢教练组和队员们对我的支持与配合。我带队比较严格甚至严厉,我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们的理解与配合。第二方面是期望,这批U21队员中在申花时间最长的已经有7年了,真是申花从小将他们培养起来的,我希望未来能更多地看到队员们为申花一线队效力,希望他们在平时的生活训练中能更加严格要求一点,职业素养更高一点。第三点是祝福,之后可能有一些队员没有上一线队,可能要去其他地方,在我们即将分别之际,我祝福每一名队员未来有更好的前程。

《足球》:获最佳教练殊荣,作为一名刚满41岁的年轻教练,您有哪些收获?

于涛:我真没想到自己能获得这个奖项,当我得知那一刻,更多是一种感恩的心态。第一,我要感谢中足联在这么困难的大背景下能顺利组织完成本次联赛,没有这个平台,我也不可能获得这个荣誉。第二,我要感恩上海申花,感谢俱乐部领导对我的信任,因为U21是整个申花体系里面年龄最大的梯队,他们能把这个队伍交给我带,本身就是对我的信任。第三,我要感谢教练组和队员,非常感谢他们,我是要求比较高的教练,可能平时对他们很严格也很严厉,我非常感谢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因为他们,我才拿到这个奖项。

我觉得教练的身份不仅仅是教练,也应该是队员们的榜样,通过平时的一言一行,给他们树立非常正确的价值观。我想,他们将来不会都成为职业球员,或早或晚都要踏入社会,我希望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培养好他们几个重要品质,比如感恩、奉献、真诚。这样,他们将来无论到哪里都可以成功。

从超白金一代球员到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年队的主教练,身份的转变让您对足球这项运动有哪些不同的理解?

实际上,从球员转型到教练挺难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以前有过一段较辉煌的职业履历或者较长职业生涯的队员,转型更难。最难在心态,原来当球员时,是在镁光灯下的,在赞扬声中的,自我感觉良好。当有一天退役,你就感觉很失落,特别是刚转型做一名青训教练,可能没人来关注你、了解你,这个时候你要去承受心理上的巨大的落差,这个时候很重要。

我感觉自己转型还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我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怀着一颗谦虚的心学习很多东西。我一直认为,球踢得好并不代表你能教得好,好球员并不能直接和好教练画等号。我的体会是,第一要把自己的‘心态归零’,去学习、去多听、去多聊多看,去丰富自己。因为当球员有十七八年的职业生涯,但作为教练,这些经历在退役那一刻清零。我是U21联赛第二阶段八支球队教练中年龄最小的,说白了,我是菜鸟。在赛区,我也是向很多有经验的老教练请教、学习,多听听他们的建议,这样才能学到一些东西。

《足球》:在两个阶段的联赛中有哪些特别难忘的赛事和队员的表现?

于涛:第二阶段我们进了11球,只失了2球,是八支球队当中失球最少的队伍,刘浩然被评为最佳门将。还有一场比赛最难忘,第一阶段打北京国安,当时我们必须拿分才可能出线,我们当时积4分,国安已出线,但国安依然派出准主力阵容,因为伤病等原因,我们只剩13名队员可打,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最后扳平,惊险出线。我想,这场比赛我们不仅是靠技战术,更多的是精神层面顽强拼搏最终获得出线,特别不容易。

经过U21联赛的实践,小将们的表现对一线队的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帮助?

U21联赛对于这些青年球员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是向职业联赛过渡的平台,可以在心理上、技战术上提前去适应职业联赛的环境,也给他们一个可以试错的平台,在U21联赛获得成长,当他们有机会去踢中超时,就会知道什么对的,什么是错的。

通过U21联赛,看到球队有哪些不足?接下来如何提高和改变?

球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我感觉还需要加强抗压能力,某些场次某些队员还是出现了心理波动比较大的情况,这可能和以前没踢过这样高规格、高质量的比赛有关。第二,我们队在某些场次对教练组的战术执行还不是特别到位。第三,如果我们队在一些细节上做得更好的话,我们会有一个更好的成绩,比如和国安比赛时,我们最后0比1输了,唯一的失球发生在比赛刚开始的四五分钟,我们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导致比赛刚开始就失球,如果我们把这个细节做得更好一点,那么队伍的成绩可能更进一步。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