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举办以来,经过了100多年的风雨洗礼,奥运会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项目最多的体育盛事。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能够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n\n但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项目(这里指男子足球)却是例外。诸如姆巴佩、格里兹曼、诺伊尔、卡西、卡纳瓦罗等人举起过大力神杯的球星,都没有奥运会的体验卡。他们没有奥运会体验卡都没有是因为俱乐部拒绝放人。
\n据《世界体育报》报道,由于国际足联仍不承认奥运会男足项目为正式比赛,因此在球员被征召时俱乐部有权拒绝放人。
\n\n这样的事例不是没有。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阿根廷的迪巴拉、伊卡尔迪等人均因为俱乐部拒绝放人无法前往。
\n2020年东京奥运会(因特殊原因延迟到2021年),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早已告知巴西和法国,表示不会允许队内的两大球星姆巴佩和内马尔参加奥运会。埃及国奥队的大牌球星萨拉赫,因为利物浦拒绝放人,无法前往东京参加奥运会。
\n\n那么,俱乐部为什么不愿意放自己的球员去奥运会呢?奥运会是怎样沦为沦为鸡肋赛事的呢?
\n1.奥运会理念的影响
\n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在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希腊首都雅典举行。1900年,足球运动成为了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n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级足球赛事——美洲杯于1916年创立。美洲杯足球赛比奥运会晚了16年。
\n\n奥运会的历史虽然早于美洲杯。但奥运会早期的理念,却给职业足球运动员关上了大门。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认为,奥运会不应该成为社会阶级的象征,体育的真谛应该是参与而非竞争。
\n职业球员并不被国际奥委会待见。
\n\n1924年巴黎奥运会,乌拉圭强势夺魁。1925年,国际奥委会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今天的捷克首都)召开会议,宣布了禁止职业球员参赛的决定。从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奥运会不再是职业球员的首选。
\n2.奥运会、国际足联相争,FIFA胜
\n1925年,禁止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之后,奥运会不再是职业球员的首选。
\n1904年,在法国、荷兰等国足协倡议下,国际足联成立。国际足联自成立伊始,就希望更多的职业球员参与其中。
\n1930年,也就是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两年后,第一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乌拉圭举行。奥运会对职业球员关闭了大门。国际足联旗下的赛事——世界杯为职业运动员提供了展示天赋,为国而战的舞台。
\n二战后,诸如贝利、加林查、普斯卡什、尤西比奥等球星的参加,使得世界杯的观赏性和水平逐渐提高。世界杯成为了重要的体育赛事。
\n\n奥运会足球项目发展进一步受限。因为不允许职业球员参加,哪怕是球王贝利、尤西比奥这类成就辉煌的职业球员,也被拒之门外。贝利可以三次获得世界杯冠军,却无法站在奥运会领奖台,就因为奥运会对职业球员关闭大门的规定。
\n世界杯4年一届,对于很多国家队和职业球员来说过于漫长。世界杯空挡期间,只有南美大陆举办的美洲杯这一洲际赛事。
\n为了提高自己所在大洲的国家和地区的足球水平,各大洲足联都效仿南美足联,举办自己所在大洲的周几足球赛事。1956年,亚足联在当时的英属香港地区举办了第一届亚洲杯。继美洲杯之后,亚洲大陆开启了举办自己独立的洲际赛事的日程。
\n\n\n四年后的1960年,在足球水平更高的欧洲大陆地区举办了第一届欧洲杯赛事。随后,非洲杯、中北美金杯赛等洲际赛事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这更加挤压了奥运会足球的空间。
\n\n国际奥委会的这项规定却苏联等东方阵营的国家提供了机会。因为在苏联等国家实行举国体制。这些所谓的非职业球员,往往是体制培养的。打着类似于军方(中央陆军)、克格勃安全组织(迪纳摩)、铁路工人(火车头)、矿工等组织的旗号培养。
\n这些运动员的水平不绝不输于西方阵营的职业运动员。相比之下,很多西方国家参加奥运会足球赛,往往是纯业余球员出战。
\n从1952年到1980年,所有奥运会男足的金牌得主(匈牙利、苏联、波兰、民主德国)均来自东方阵营。
\n\n图片来自wiki百科↑
\n国际足联对于东方阵营国家的运动员大门也是敞开着。因此,很多来自东方阵营的国家在世界杯以及各大洲的洲际赛事赛场上也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例如1962年世界杯亚军、1976年欧洲杯冠军捷克斯洛伐克,来自东方阵营国家。
\n东欧国家对奥运会金牌的垄断,国际奥委会意识到如果继续过去的政策,对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加以限制,那么奥运会还是东欧国家的囊中之物,而且,奥运会足球比赛的观赏性也会下降。
\n为此,国际奥委会决定对职业球员打开大门。
\n国际奥委会这一举动等于动了国际足联的奶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足联和国际奥委会开始了长达了近十余年的相互斗争。
\n1977年,国际足联决定不允许参加过上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足球比赛。1984年则修改为,参加世界杯的运动员从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可以参加奥运会足球比赛,但是年龄不得超过23岁。
\n此时,世界杯和各大洲的洲际赛事经过了多少年的捶打,影响力已经远超奥运会。对于诸如马拉多纳、普拉蒂尼、济科、罗西等高水平足球运动员来说,世界杯和洲际杯赛冠军的分量远超奥运会。
\n他们更愿意代表自己的国家队参加国际足联和本大洲足联旗下的赛事。以球王马拉多纳为例,世界杯冠军的荣耀,远高于奥运会金牌的分量。
\n\n在这一轮较量中,国际足联逐渐取得了上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足联达成妥协。国际奥委会接受了国际足联的规定,国奥队的参赛年龄被严格限制在23岁以下。后来,国际足联做出妥协,允许3名超龄球员参加。
\n至此,国际奥委会和国家足联长达10多年的争夺结束。国际足联取得完胜。
\n“23岁以下年龄限制”(3名超龄球员)条款的制定,压缩了很多国家奥运足球的选材面。
\n足球世界里不乏一届比赛大器晚成球员。例如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队的托尼(1977年生)、2018年世界杯丹麦队的卡斯帕-舒梅切尔(1986年生)、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冠军阿根廷的守护神埃米利亚诺-马丁内斯,都是大器晚成的典型案例。
\n他们可以在世界杯、各大洲杯赛发光发热,却因为“23岁以下”和超龄球员名额的限制被拒之门外。
\n\n1999年,国际足联宣布奥运会赛事不再计入国际足联A级赛事。这给了很多俱乐部很大的用人自主权。众所周知,夏季奥运会往往在7月至8月举办,这跟众多欧洲俱乐部的赛前备战时间以及联赛初期比赛相冲突。
\n出于备战联赛,打好开头的需要,各大俱乐部不愿意在非国际足联A级赛事的情况下放人。
\n足球是一种搞对抗型的运动,在比赛中受伤也是常见的情况。球员在奥运会比赛中受伤,俱乐部蒙受的损失将由谁来承担,这也是俱乐部考量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阿根廷门将乌斯塔里在1/4决赛对阵荷兰比赛受重伤,让赫塔菲俱乐部蒙受巨大损失。
\n至此之后,诸多俱乐部不愿意奥运会比赛放人就不难理解。
\n\n\n国际足联规定非国际A级赛事的情况下,俱乐部有权拒绝放人。多数俱乐部正是利用这条规定,拒绝放人。特殊情况除外。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内马尔以不参加美洲杯为妥协,换取了巴塞罗那支持其参加里约奥运会。
\n\n对于职业球员本人来说,俱乐部的表现往往是他们能否入选国家队的重要参考依据。
\n因为奥运会和俱乐部闹掰最坏的结果是坐穿冷板凳,俱乐部长期被坐冷板凳,会导致许多球员无缘国家队。这样的代价,是很多职业球员承担不起的。
\n职业球员本人也不希望因为参加奥运会和俱乐部闹不愉快,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
\n可以说,国际足联的两大绝招——年龄限制和非国际足联A级赛事,大大打压了奥运会男足的成色。
\n3.女子项目起步晚,奥运会仍受重视
\n奥运会足球项目成为鸡肋仅指男子足球。女子足球项目1970年代随着妇女权利运动的推荐如火如荼地展开。
\n1991年,中国举办了第一届女足世界杯之后,女子足球运动才有了正式的官方比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加入女子足球项目。女子足球进入了奥运会领域。
\n直到今天,女子足球运动发展仍未成熟,因此国际足联没有对女子足球作出限制。因此,女足奥运会比赛,依然被视为重要的比赛。
\n\n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足于先生第二阶段,中国女足、朝鲜、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乌兹别克斯坦、伊朗、越南、泰国、菲律宾、中国台北和印度12支球队将被分为3个小组和一个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晋级第三阶段。
\n第三阶段将通过抽签决定对阵。两支胜出者将出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
\n女足奥运会的分量和女足世界杯,几乎是一样的。铿锵玫瑰能否最终杀出重围,让我们拭目以待。
\n纪念碑球场的看门人
\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