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秀全:不能简单说一代不如一代 以前人才淘汰率极高

在接受《足球报》专访时,受亚足联邀请将赴现场观看亚洲杯决赛的中国足球名宿贾秀全,谈到了他们那个年代国内足球与当下的不同。


——与你们那个时代相对比,不少球迷都认为国家队一代不如一代。不只是实力水平的问题,精神面貌也大不如前,国脚们都没有了为国拼搏的斗志。怎么看待这样的评价?

作为一名经历过专业化时代的老国脚,我想以一种更加深入和客观的方式来探讨这个问题,有几方面因素。

首先是历史背景和制度环境不同。我是专业化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国脚,进国家队是毕生追求、最高荣誉的象征,只有进国家队才意味着在这个行业里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也意味着人生相应的待遇和地位有本质的不同。那时的我们,不用在俱乐部与国家队之间奔波和纠结,进了国家队就意味着有更好的训练环境和高水平的比赛条件;但现在是职业化体系,球员们是在俱乐部制度下成长起来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地方队的训练生活条件都在大幅度提升,国家队以前拥有的训练条件优势不复存在,甚至有时候一些低级别的国家队训练比赛条件还不如一些地方队。

与此同时,随着各个职业队的外籍教练加入,他们所提供的训练和康复保障手段,管理水平,也都不输于国家队,一些豪门俱乐部可能拥有的软硬件设施更完善。在我们那个年代国家队能够提供给国脚的附加值远远大于当下国脚们所经受的。加上与对手之间实力差距的不断加大,比起我们当年,现在的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优势缩小压力增大。

其次,竞争机制不同,国脚的成长背景不同就会影响他们的国际大赛表现和价值观。要知道,从我在国家队的时代,到职业联赛开始前的那些年的国家队,几乎大部分人都是在类似接近的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全国的比赛太多太丰富了,仅我们八一系统内就有多个不同军区的足球联赛,然后还有总决赛;而在国家层面,有区市省队,有部队体育,仅八一体工大队系统内就有丰富的足球比赛,能够脱颖而出那也是相当不易了。然后还有地区联赛,有行业联赛,比如说铁路、邮电、教育体系等行业的足球比赛,还有中小学校园比赛,少体校、夜体校、区体校、市体校、省体校等等,同时足球还分南北流派。在职业化以前,足球可谓是遍地开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赛多,参与人数多,可供选材的面就广,加上有一条龙的人才输送体系和选拔机制,仅仅就八一队体系内,淘汰率就极高,一点点放松可能就会被其他人代替了,竞争很残酷。

而在国家队,像李华筠,古广明这些优秀球员同样要面临很严峻的竞争形势,一个位置有着多个水平接近的出色球员竞争,一点点松懈可能就会长期失去主力位置,所有的进步都源自不断地竞争。但已经很多年了,国家队的竞争不再激烈了,到后来,能踢的就那么些人了,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在联赛里这样,在国家队还这样。有时候动力来源于压力,没有适度的压力,就很难有持续前进的动力。在联赛不用承担太大的压力就能坐稳主力位置,那么在国家队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抗压能力不是一夜间就能产生的。

第三,社会环境不同了,现在的资讯发达,互联网时代,各种讯息可以瞬间传遍全球。以前我那个时代,足球是奥运战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训练并不总是在球迷和媒体的聚光灯下,我们的比赛环境也更加简单纯粹一些,身为国脚,是受到尊重的存在。加之那时候,中国球迷能够看到的国外联赛有限,娱乐活动也有限,足球比赛能够带给大家的快乐简单而纯粹。但是职业化以后,随着各种欧洲高级别赛事的引进,加上娱乐生活的丰富,球迷们有了对比,有了选择,水平不高是事实,但是不能短时间提升也是事实,有很多不专业的表现更是事实。

互联网的发展又让职业球员的一举一动被不断曝光发酵,球员们的个人生活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私密,这无疑增加了球员们的心理压力,也对他们个人的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专注,如何在聚光灯下保持良好的心态,都是如今这一代球员需要面对的挑战。

——那么是否意味着专业化时代中国足球成绩更好,我们就应该考虑重回专业化时代?

足球不是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现代足球更需要一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立体思维。走职业化足球道路是没错的,因为从长远看,职业化足球肯定是更有利于足球的长远发展,因为有了职业化,我们能够引进更多高水平的外援和外教,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和足球知识。但是我觉得唯一需要慎重考虑的,就是我们在学习外国先进足球知识的时候,也不能完全自我否定,我们应该不断积累总结自己学会的、适合中国足球的一些理论和经验,因为不可能有一套完整的现成的足球理论体系给我们照搬,一定需要几代人的积累和总结,只有这样我们足球才会逐步提升,而不总是推倒重来。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